耐折度测定仪使用注意事项
耐折度测定仪用于评估材料(如纸张、薄膜、织物等)在反复折叠下的抗疲劳性能,其测试结果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判断。以下是使用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,确保测试精度与设备安全:
1.试样准备与夹持规范
试样尺寸与形状:
严格按照仪器要求裁切试样(如宽度15mm、长度≥150mm),避免因尺寸偏差导致数据异常。例如,纸张试样需去除毛边,薄膜试样需避免褶皱。
夹持方式:
试样需平整夹持于上下夹具间,确保夹持力均匀(通常通过仪器预设参数控制)。若夹持过松,试样易滑脱;过紧则可能提前断裂,影响结果。
方向一致性:
对于各向异性材料(如纸张的纵向与横向),需统一测试方向,避免因纤维取向不同导致数据不可比。
2.环境条件控制
温湿度稳定性:
测试环境应符合标准要求(如温度23±1℃、湿度50±2%RH)。以纸张为例,湿度每变化5%,其耐折度可能波动10%-15%。
避免干扰:
仪器应远离振动源、强磁场或阳光直射,防止传感器漂移或机械部件受热变形。
3.操作流程与参数设置
预折次数清零:
每次测试前需将预折次数归零,避免残留数据干扰结果。
折叠角度与速度:
根据标准(如ISO5626)设置折叠角度(通常为135°或180°)和速度(如175±5次/分钟)。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试样过热,速度过慢则影响效率。
中途暂停限制:
测试过程中尽量避免暂停,若需暂停,需记录已折叠次数,并在后续测试中扣除该数值。
4.安全与维护
电气安全:
仪器需可靠接地,避免漏电风险;电源线破损时需立即更换。
机械保护:
禁止在仪器运行时触碰运动部件(如旋转滚轴),防止夹伤;若发现异常噪音或卡顿,应立即停机检查。
定期维护:
每月清洁夹具与滚轴,每季度润滑传动部件,每年校准传感器与计数器,确保仪器精度。
5.数据记录与分析
重复性验证:
同一试样需至少测试5次,取平均值并计算标准差,确保数据可靠性。
异常值处理:
若某次测试结果与其他数据偏差>15%,需重新取样测试,排除试样缺陷或操作失误。
报告规范:
测试报告中需注明仪器型号、环境条件、试样参数及标准依据,便于结果追溯。
通过严格遵循以上注意事项,可有效降低测试误差,延长仪器寿命,确保耐折度测试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。